1836年Hanson采用擠壓(ya)(ya)法生產無(wu)縫鋼管,因沖頭、擠壓(ya)(ya)桿(gan)等工具剛性(xing)不夠,未獲成功(gong)。


1851年Redmond 獲采用(yong)用(yong)沖壓法生(sheng)產(chan)無縫鋼管的專利(li)。


1854年英國J.M.Sterling采(cai)用(yong)鑄(zhu)鋼空心坯,通過鍛(duan)打、軋制或拔制的(de)方法,生產熱軋成品(pin)管。


1862年英國Dyson 獲2400號專利,其標(biao)題是,“對(dui)于金屬圓棒和軸類(lei)產品精(jing)整磨削設(she)備的改進(jin),亦適用(yong)于金屬管的制造”。這是斜軋(ya)工藝(yi)首次得到應(ying)用(yong)。


1866年(nian)Bakewell提出采用斜軋機矯直、軋制或(huo)焊接(jie)圓棒或(huo)管(guan)材的(de)主張(zhang)。


1867年英國(guo) Marshall和 John發表關于采用(yong)鋼管擠壓(ya)法以生產槍管的專(zhuan)利(li)。


1870年(nian)Dyson和Hall獲關(guan)于軋制無縫(feng)鋼管生產(chan)方法的(de)2896號專(zhuan)利。


1882年(nian) Robert Elliot 取得(de)關于兩用擠(ji)壓機的第846號專利:據(ju)此,既可生(sheng)(sheng)產棒材,也可以生(sheng)(sheng)產管(guan)材。


1885年1月27日曼(man)內(nei)斯曼(man)兄弟發明斜軋(ya)穿孔工(gong)藝,獲(huo)34617號專利。


1885年Brown采用平板沖(chong)壓,再加冷拔(ba)的(de)方法生(sheng)產無縫管。


1886年8月世界上第(di)一根(gen)穿(chuan)孔坯誕生,確切時間為8月21日深夜到8月22日凌(ling)晨2時30分。


1886年曼內斯曼兄弟在德國(guo)Remscheid 建造斜(xie)軋(ya)穿孔機,建立世界(jie)上(shang)第一個鋼管廠。


1887年在(zai)德國 Saarbrucken 建(jian)成(cheng)Bous鋼管廠。


1887年在美國 Findllay 成立 Kellogg Seamless Tube Manu 公司(廠)。


1888年在波希米(mi)亞Komotou建立(li)德圍第三個鋼管廠(chang)。


1889年(nian)4月(yue)16日 Reuleux 教授在柏林全德(de)工程師(shi)協會(hui)上(shang)(shang)作《論曼(man)(man)內(nei)斯曼(man)(man)軋(ya)管工藝(yi)》的報告,全文登載于全德(de)工程師(shi)協會(hui)會(hui)刊上(shang)(shang)。


1889年6月各曼內斯曼鋼管廠合并(bing)成(cheng)立(li)德奧曼內斯曼鋼管公司(si)。


1891年2月曼內斯曼兄(xiong)弟獲關(guan)于周(zhou)期軋管工藝的DRP58762號(hao)專利。


1891年美國Heckert取得關于連軋管工藝的429623號專利。


1892年曼(man)內斯曼(man)兄弟(di)做關于周期軋管工藝的試驗(yan)。


1894年Bruser考察周期(qi)軋管過程,提(ti)出空心坯以(yi)與軋輥旋轉方向的反方向喂人的建議,曼內(nei)斯曼兄弟采納這一意見,并提(ti)出DRP88414號(hao)專(zhuan)利,獲得專(zhuan)利保護。


1895年美國(guo) Ellwood Weldless Tube 公司(廠)安(an)裝兩臺小型(xing)周期(qi)軋管機(ji)。


1895年Stiefel提(ti)出關于盤式輥穿孔機的(de)23702號專利。


1897年Stiefel提出(chu)關于錐輥(gun)式(shi)輥(gun)穿(chuan)孔機(ji)的30499號專(zhuan)利。


1898年Stiefel采用(yong)圓盤式輥設計(ji)穿孔機并隨后應用(yong)于(yu)Stand-ard Seamless Tube 公司。


1899年(nian) Ehrhardt 在德(de)國 Dusselderf 市 Reisholz區建立頂管工廠。


1900年美國 Standard Seamless Tube 公司(廠)用兩(liang)臺(tai)周(zhou)期軋管(guan)機(ji)取代頂(ding)頭軋機(ji)。


1901年(nian)第一套用于工業生(sheng)產的(de)連軋管機(ji)-Fassl軋機(ji)在(zai)德(de)國Dinslaken投產。


1903年在美(mei)國 Greenvville安(an)裝(zhuang)了一臺自動軋管(guan)機。


1905年(nian)包括均正機在內(nei)的(de)自動軋管機組誕生。


1913年美(mei)國 Pittsburgh Steel Products公司(廠)Monessen廠的兩套φ40~65mm的連軋(ya)管機組投產。


1913~1914年美國 Jones &Laughlin Steel Corp 和 PitistburghSteel Tube公司(廠(chang))分別投入擴(kuo)管機(Expander)各一(yi)臺。


1925年Gary鋼管廠采用二次穿孔工藝(yi)生產較大直徑的鋼管。


1926年 Youngstown Sheet &Tube 公(gong)司(si)(廠)采(cai)用(yong)二次穿(chuan)孔工藝和自動軋管機(ji)以生產51/2~14英寸的鋼管。


1926年 Ellwood市5號軋(ya)管(guan)機(ji)安裝二(er)次穿孔機(ji)生產12~13英(ying)寸的鋼管(guan)。


1926年Gary 鋼管(guan)廠安裝二次穿孔機生產13/8~20英寸的鋼管(guan)。


1928年(nian)捷克(ke) Chomotov 鋼(gang)管廠斜軋擴(kuo)徑機投產,可(ke)將鋼(gang)管外徑由330mm擴(kuo)至545mm,年(nian)產量為10萬(wan)噸。


1930年(nian)美國 Lorain 廠的斜軋擴(kuo)(kuo)徑(jing)機(ji)投產,可將鋼管(guan)外(wai)徑(jing)由355mm擴(kuo)(kuo)至(zhi)660mm,年(nian)產量(liang)為15萬(wan)噸。


1931年(nian)美國Tube Reducing 公司(si)(廠)制(zhi)成第一臺冷軋(ya)(ya)管機,隨后在現(xian)場安(an)裝了這(zhe)臺冷軋(ya)(ya)管機。


1932年美國J.W Offutt 取得關于張(zhang)力減徑機(ji)的專利。


1932年狄賽爾軋管機在B&W Tube公(gong)司(廠)的BeaverFalls 鋼管廠投產,當時被稱(cheng)作 Diescher Elongater.


1932年(nian)21機(ji)架,電(dian)機(ji)單獨傳(chuan)動的連(lian)軋管機(ji)在(zai) Globe 鋼管公司(si)投產,當時稱它為Foran軋機(ji)。


1932年德國Witten 市建立(li)生產擠壓(ya)鋼管的專業鋼管廠。


1932年 Jones &Langhlin 鋼管(guan)(guan)廠安裝 Wellman Seaver 軋管(guan)(guan)機(頂管(guan)(guan)機)以生產鍋爐管(guan)(guan)。


1933年斜軋擴徑(jing)機在德國Rath廠(chang)投產,它(ta)可將外徑(jing)為600~620mm 的(de)鋼管擴徑(jing)為1500mm.


1937年(nian)第一(yi)臺三輥軋管機(Assel軋機)在美國(guo)Ohio州的Wooster 市誕(dan)生。


1938~1939年德國 Schlomann 公司制成第一臺可單獨(du)調速的三輥式(shi)張(zhang)減機。


1940年Blaw-knox 公(gong)司制成第(di)一臺集體傳動的張減機。


1941年Blaw-knox公(gong)司制成單獨傳動的張(zhang)減機。


1949年(nian)近代(dai)連(lian)軋管技術發展(zhan)始自Lorain廠,該廠連(lian)軋管機(ji)組于該年(nian)投產(chan),機(ji)組生產(chan)2~4英(ying)寸(cun)的(de)鋼管,生產(chan)能力為18000噸(dun)/月。


1949年Gary廠進(jin)行軋(ya)(ya)機改造,安裝了一套采用張減機的連(lian)軋(ya)(ya)管(guan)機組,張減機的最大(da)軋(ya)(ya)出速度為1800英尺(chi)/min.


1951年Calmes 取(qu)得(de)周期軋管機喂料器(qi)的專利。


1951年J.P.Boore 寫的(de)《The Seamless Story》一書在美(mei)國洛杉磯(ji)由(you) The Comnonwealth 出(chu)版社出(chu)版。


1952年Mehren 三(san)輥軋管機問世(shi),后改稱為Transval軋機。


1953年鞍山(shan)無(wu)縫(feng)鋼管(guan)廠投產,這是我國(guo)無(wu)縫(feng)鋼管(guan)工業的肇始,采用(yong)自(zi)動(dong)軋管(guan)工藝,并稱(cheng)為ф140mm機組。


1957年(nian)Calmes 軋管工藝問世,這是經過改革(ge)的周期軋管工藝,以水壓(ya)沖孔(kong)替代斜軋穿孔(kong),并(bing)在其后設(she)置(zhi)延伸機。


1965年我國第一臺大(da)型(xing)周期軋(ya)管(guan)機組在(zai)成都(dou)無縫鋼管(guan)廠(chang)投(tou)產。


1965~1967年Calmes 在意(yi)大利達爾明鋼管(guan)廠及法國Lorraine-Escant公司的Fassl軋(ya)機上做MPM軋(ya)管(guan)試(shi)驗(yan)。


1968年A.H.Calmes 發展了(le)MPM軋(ya)管(guan)工藝,即限動芯棒連軋(ya)管(guan)工藝,并取得了(le)專利。


1969年成都無縫鋼(gang)管廠拉拔式熱擴(kuo)管機投產(chan)。


1970年Neuhoff 和(he)Pfeiffer 合寫的關于連(lian)軋管工藝的文章載(zai)于Stahl und Eisen90(1970) Nr.8.


1972年寶鋼(gang)無縫連軋(ya)管機組的(de)樣板(ban)軋(ya)機 RKII在(zai)德國Mul-heim 鋼(gang)管廠投產。


1974年Pfeiffer 博士發表論連軋管軋制工藝(yi)金(jin)屬流動不均勻(yun)性的文(wen)章,這是第(di)一篇研究竹節形成的論文(wen)。


1974年MDM公(gong)司(si)召開頂(ding)管工藝技(ji)術(shu)研究會(hui),并推出改(gai)良(liang)的(de)頂(ding)管工藝-CPE工藝。


1974~1975年蘇聯推(tui)出申列式(shi)自(zi)動(dong)軋(ya)管機(ji)組,該機(ji)組又(you)稱半連續式(shi)自(zi)動(dong)軋(ya)管機(ji)。


1977年日本四(si)(si)大鋼鐵公司投(tou)入四(si)(si)套大型(Φ406.4mm)自動軋(ya)管機組(zu)。


1977年美國 Ambridge連軋管廠(chang)投產,月(yue)產鋼(gang)管15000t,鋼(gang)管外徑為48~120.6mm.


1978年(nian)壓力(li)穿孔機(PPM)在意大利Bergamo投產。


1978年世界(jie)上第(di)一(yi)套MPM軋管機組在意大(da)利(li) Bergamo投(tou)產。


1981年錐輥式穿孔機在聯(lian)邦德國(guo)Rath鋼管(guan)廠投(tou)產。


1982年錐輥(gun)式穿孔機在住友海南鋼管廠投產。


1983年(nian)日(ri)本八(ba)幡(fan)廠(chang)半(ban)浮(fu)動芯棒(bang)連軋管廠(chang)投產。


1983年西班牙(ya) Tubos Reunidos 鋼管廠(chang)的(de)CPE機組投(tou)產(chan)。


1983年PSW(三輥行星軋管機(ji))在美(mei)國Hunt廠投產失敗。


1985年我(wo)國第一套連軋(ya)管機組(zu)(全浮動芯棒連軋(ya)管工藝(yi))在(zai)寶山無縫鋼(gang)管廠投產,邁出了我(wo)國鋼(gang)管工業由經典(dian)軋(ya)管工藝(yi)向連軋(ya)管工藝(yi)轉變的第一步。


1985年(nian)聯邦德國 Benteler 鋼(gang)管廠將頂管機(ji)組改(gai)造為CPE機(ji)組,改(gai)造后可(ke)生產(chan)17.2~159mm的鋼(gang)管,生產(chan)能力為11000噸/月。


1987年CAM三輥軋管機在(zai)西班牙(ya)Tubos Reunidos廠投產。


1990年(nian)曼(man)內斯曼(man)公司(si)為紀(ji)念公司(si)成立100年(nian),出版《曼(man)內斯曼(man)(公司(si))100年(nian)》一書,該書由 Wessel 根據公司(si)檔案資料編輯而成,其中第一部分(fen)共有(you)20小節敘述無縫鋼管生(sheng)產技術發展的(de)早期歷(li)史(shi)。


1990~1991年南非 TOSA無縫鋼管廠(chang)對CPS工(gong)(gong)(gong)藝(yi)(兩步(bu)軋(ya)管工(gong)(gong)(gong)藝(yi))進行(xing)工(gong)(gong)(gong)業試驗,未獲成功,隨后INNSE制造(zao)的4機架(jia)MINI-MPM填補了軋(ya)機空白,投產成功。


1992年我國(guo)第一套(tao)MPM軋管機(ji)組在(zai)天津無縫(feng)鋼(gang)管廠投(tou)(tou)產。一套(tao) CPE 機(ji)組在(zai)印度 Maharashtra 鋼(gang)管廠投(tou)(tou)產生產ф21.3~177.8mm的鋼(gang)管。


1993年28英寸斜軋擴(kuo)徑機在意大利達爾明(ming)廠投產。


1997年(nian)意大(da)利 Italipianti 公司(si) Montelatici 發表“工藝過程自動控制(zhi)軟件包的原理(li)(li)和(he)應用”一文,刷新了軋管工藝自動控制(zhi)的理(li)(li)念。


1999年美國Fairfield鋼管廠進行技(ji)術改造采(cai)用(yong)錐(zhui)輥(gun)式穿孔(kong)機(ji)以取代壓力穿孔(kong)機(ji)和(he)延伸機(ji)。


2000年ф168MINI-MPM機組在包頭鋼管廠投產。


2003年ф168PQF三輥式連(lian)軋(ya)管機組在天津無縫(feng)鋼管公司(si)投產。


2004年SMS-Meer 公司Theelen 先(xian)生著文,題為(wei)“生產無縫鋼(gang)管用的PQF工藝(yi)”,登于Stahl und Eisen Vol 124 Nr.II.


2005年成都無(wu)縫鋼(gang)管(guan)廠(chang)的ф340MPM軋管(guan)機組(zu)投產。


2005年11月為(wei)了慶祝寶鋼無縫投產20周(zhou)年,該廠(chang)舉(ju)(ju)行慶典,并舉(ju)(ju)辦(ban)“鋼管(guan)發展規劃論壇”,會議主題報(bao)告(gao)為(wei):《鋼管(guan)廠(chang)20周(zhou)年回(hui)顧與展望(wang)》。


2005年為紀念(nian)(nian)曼內斯(si)曼兄弟發(fa)明斜(xie)軋穿(chuan)孔工藝120年,《鋼(gang)管》雜志社發(fa)表(biao)四篇紀念(nian)(nian)文章,勉勵(li)廣大鋼(gang)管界工程技術(shu)人員作出新的(de)努力,取得新的(de)成就。